中国经济网贵阳8月30日讯(记者宋雅静)2025数博会期间,中国欧盟商会碳市场工作组主席靳博阳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,就数字技术与碳市场融合发展等话题发表观点,强调数字化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,中国需尽快完善自身碳排放数据体系。
中国欧盟商会碳市场工作组主席靳博阳。中国经济网宋雅静/摄
靳博阳指出,监测、报告、核证(MRV)是碳市场运行的核心基础。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与不可篡改特性,可强化企业碳排放数据的权威性,助力中国企业应对国际社会对数据质量的质疑,更好适应欧洲碳边境税等政策要求。他提及,欧洲在 MRV 环节通过第三方核验、认可机构定期审核等严苛机制保障数据可靠,值得借鉴。
谈及企业绿色转型,靳博阳建议企业先通过碳排查摸清范围一(生产直接排放)、范围二(外购能源间接排放)、范围三(全生命周期其他间接排放)的碳排放情况,利用数据精准计量碳足迹,为应对国内外碳政策、开展技术改造提供依据。
对于数据要素如何赋能绿色发展,靳博阳表示,不同市场主体需求各异:控排企业需依托数据做好 MRV 与碳管理;政府及行业机构应提升电力、碳排放等行业数据的流通效率,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撑;城燃、电网等公共事业企业可深挖用能数据,通过建模、AI 等技术助力政府制定科学能源政策。
他强调,数字化应作为政策制定的可信数据基座,同时数据产业需借助绿电、绿证实现自身脱碳;当前中欧碳市场发展阶段差异较大,中国需尽快完善自身碳排放数据体系,未来再推进双方深度合作与标准共建。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